都教授说房2023-05-25 12:09:04
(资料图片)
最近惠州腰斩价卖房的事情还在持续上演,一个接一个楼盘开始打折抢跑,这是因为它们早就盼着这声“发令枪”响。此前各地都像昆山那样不让降价卖房,顶多在备案价基础上限制一个很低的降幅,降多了就不让网签。我在5月8日文章里已经明确指出,这种做法最终倒霉的是那些想回款而不得的开发商。
惠州的主管部门明确表示房企降价是“市场行为”,这样一来就给出了一个信号。如果说以往无论实际房价(成交价)降到多低,各地都会不约而同选择维护名义房价(备案价),那现在是连名义上的房价也不再坚持掩饰了。这样一来,得到“松绑”的开发商自然夺路而逃。在惠州的映衬下,昆山等地限制降价的举动显得如此胡闹。
这些年来楼市闹剧的数量和荒诞程度与房价走势息息相关,房价越跌,楼市越凉,冒出来的奇葩事情就越多。而且这些闹剧往往都是扎堆出现,比如最近福州楼市新闻不断,最离谱的当属滨海首府顶楼的严重违建。这年头居然刚交房就在顶层加盖,城管上门拆除,有人还敢阻挠,明着和执法部门对着干,此时公安机关不该介入惩治这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吗?
再一个让我觉得有趣的事,是闽侯这起买房“赠送”的花园变公共用地,说要开发商赔偿损失。虽然大家都知道,跑到竹岐那个偏远荒凉的山沟沟里去买房,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好笑的事情,但更好笑之处在于买房的人居然连绿地是公共的都搞不清。
你要开发商兑现承诺,但这所谓的“承诺”在合同上根本没有写也不可能写,只能说买房的人缺乏 最基本的常识 。现实中有很多楼盘都是如此,一楼号称“带花园”的房子卖得比中高层还贵,但现实中就是你家门口有块草坪而已。就算开发商用篱笆围一圈给你也没有任何产权保障,业主不能破坏绿地,更不能违法搭建。落地一层单元房,自诩窗外带花园,终究也住不出别墅的感觉。
本就浪费宝贵现金换了不值钱的房子,低层还买那么贵真是亏上加亏,如今忽然醒悟过来,迫切想要退房的心情可以理解。事实上什么房子就该值什么样的价,落地一层正常情况下就应该是一栋楼里单价最低。
比如我们看这个典型例子,以前我在文章中已经多次介绍过的黄山新城,去年前年低层房源一平方报价1.2-1.3万,现在又降了一点,落地一层的毛坯房只开到1.1万,可以说跌破一万大关指日可待。
从VR实景可以清楚看到这套房源窗外也是一片绿地,若是换成开发商的销售团队,想必也会大吹特吹赠送“花园”,开出的肯定不止这个价。事实上像黄山新城这种地段尚可的崭新小洋房,若是交给品牌房企当商品房卖,同样的房子,同样的一层,哪怕更偏僻的地段,售价也能翻一倍以上,物业费高两三倍至少。
再对比一下此前一些成交案例,我们看到2022年初黄山新城曾有套低层法拍房以一万出头的单价成交,如今房源摆到二手房市场上卖也就这个价。以法拍房为先导,一年之后二手房价向着法拍价靠拢,这种现象也很常见了。
关键词: